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

不曾一顆真

最近看了一本里有一首很美的禪詩,美得連懶記東西的我亦不禁要把它背下曰:〝鉛淚結,如珠顆顆圓;移時驗,不曾一-明朝,澹歸禪師。初讀時美及奈,再味下才發覺生活有著深刻的味。

令人感,使人感到〝悽〞,而珠被形容珠的圓潤,使人感到了一段時間想去看一下發覺什么都有留下,使人感到〝無

再仔想一下,它的是一切的感或事物,在隔一段時間后都不留下任何痕,留下的只是一段不真記憶,如果能讓過去的去,不去的記憶,真能做到這點,便能任者。

喜怒哀是生活的一部份,而是生活化的,所以并不是鼓大家要控制喜怒哀的情,而是在喜怒哀當時,率心率性地去感受,完了便放下。因為這都是不真的,何苦要不真西成日后的負擔呢!

想起據說勒佛的化身布袋和尚,每們問他何佛法,他就布袋放在地上,意放下。當問者不明所指,他提起布袋而離開。不是,我是提著布袋,無時無將無謂西往里掉。

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

誰主變化

生活中可避免地失去某些事物,甚至是人;同地亦光的涓流下得到某些事物,或認識一些人。但在得到的候,往往是失去的始。如果得到太著意它/他/她,太刻意地去保留住它/他/她,直至到那可避免的一刻,那即失去的一刻害亦相地加深。

此刻的自己只是去自己記憶所堆而成的,去的即是已失去的,那又何必已失去的成最真的此刻的負擔呢!

時間與事物合后的物就叫做化,有了這個惱人的家伙后,想要按划行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。於未訂個就可以了,期只有行事,不要與變抗。試問又有能保明天將會發生什么事呢!

活在下,因只有下才是最真,自己唯一能鴐御的一刻。用此刻回想逝去的去或心力不能及的未然是一

今日任運騰騰,明日騰騰。既然掌握不了化,不如主迎接每一刻的化而先作好心理的調整,用放、積極容的來歡這個家伙吧!

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

變化

九月六日第三次去云南省昆明市的,一留就留到在,已兩個半月了。其又去了云南省的西面,與緬甸接壤的小城市-那邦-附近公干,由於沿途都是駕車系,當時了三天的時間是我第一次的自游,由於我國內駕駛執照,所以駕車然不是我,不光坐著亦得有累人。

這兩個多月確實經曆了很多事,只是當時不方便,所以。我希望在這樣慢慢地們補上,大家一起分享。

曾几何,云南我是多么的國內的城市就只有,深圳、州、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存在於我袋里。想不到,云南的一下子無聲無色地入我的生活中,感有小小的突兀,有不可思

,生活就是要充滿了意外與驚喜才得充。新的經曆與朋友,的能令自己反省去的不足,而得到新的體會生活有新的啟發